每年的農歷端午節前后就進入了冬小麥的成熟期,現在小麥收割主要采用的是聯合收割機了,主要由本地的和外地來的跨區作業的兩種,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機械作業,主人只需要攜帶用來裝麥子的編織袋和簸箕等必要工具及拖拉機和散了那車等運輸工具即可。
和收割機的擁有者協商好收割一畝的價錢后就可以進去麥地里收割了,麥地主人只需要跟在收割機的后面觀察收割的情況即可,如:(有沒有遺漏麥?;蛴袥]有沒有割到的小麥等)等收割機從麥田的一頭運行到另一頭的時候主人就可以把觀察到的情況及時的和機主溝通了,也方便機主及時的調整機械更好的收割盡力做到顆粒歸倉。
當收割機回到出發的地方也就是運行了一圈的時候就的把收割機粗存麥子的暫時的糧倉里放出來了,一般會在地上鋪一塊面積約有20多平方米的帆布或編織袋材料的布在糧倉出口的下方,隨著操作員把糧倉的閘門往上提一股股的金黃色的麥粒的波浪就落了下來,見此情景人們紛紛拿起編織袋張開口來到糧倉窗口下面接麥子,瞬間就會裝滿一袋了。
來不及裝的就會落到鋪在地上的布上,熱門hi用簸箕挫來裝進編織袋里,由于在麥子收割的時候幾乎各家各戶都會集中在那個時間去收割所以裝麥子也是不約而同的互幫互助的,裝滿了麥子的編織袋鼓鼓的肚子被蒸汽的碼放在運輸機械上,跟著拖拉機或三輪車冒出的黑煙回到主人的家里。
一般收割完了的人也會流下來幫別人加來裝麥子或運輸的,這就是農民的純樸的民風了。
上一篇:十渡關于貓頭鷹的一些傳說
下一篇:伴夏美食酸辣涼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