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有各地的習俗也有屬于本地區的一些方言土話;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滄州的方言土語幽默有趣.比如絲囊,大餅等面食在悶熱的天氣里放一晚就會壞,一掰開能拔出絲來,人們就把這種現象稱為“絲囊了”。
“奏嘛去(干什么去)”,“多咱來的?(什么時候來的)夜了個(昨天)”等十渡方言對照“翻譯”出的普通話,別有一番趣味?,F在就給您總結幾句十渡方言土話及與之對應的現在詞語:
外頭地(堂屋) ;里頭地(里屋) ;那喊兒~(那兒);多會兒(什么時間);前響(上午) ;響獲(中午) ;后半晌或半后晌(下午);天擦黑、眼亂兒(太陽落山;傍晚);蒙蒙亮、早勤起來(天剛剛亮);藏迷藏兒(捉迷藏);濃帶(鼻涕) ;酣拉水(口水) ;過事兒(結婚)。
日頭(太陽) ;土坷垃~(土塊);、大褲插(短褲);鋪蓋(被褥);門弦(門坎) ;鋪扯(破布);疙碴(鍋巴) ;牲口(牲畜);老哇(烏鴉) ;呱呱由(貓頭鷹);芥河馬(癩蛤??;蟾蜍);蛛蛛(蜘蛛);花花媳婦兒(七星瓢蟲);板蒼(田鼠);楊白虎(蝙蝠);耷拉喳兒(麻雀)水甕(水缸);潲(鐵質的水桶);兜摟(用來盛裝矛頭或餃子的四周高中間凹的容器)。
曲鐵蓋(膝蓋);挑擔(連襟) ;先生(醫生);蜻蜓(螞螂);哭(啼唬);螞蟻(米羊);鞋科樓(鞋里面);凳子(板床兒) ;干嗎起來(干嗎去了);鐵添(鐵锨)--;茅子(廁所-);打脖子拐(打耳光-);沾(行);干粉兒(粉條);拍拍兒(蓋簾兒)。
怎么樣您看了以后是不是似曾相識的呢?其實個地方是方言土語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在不斷的生活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出來的從中不難看出帶有一些行業特色的東西哦O(∩_∩)O~。
上一篇:十渡老民俗:叼著炕席釘扣子
下一篇:十渡關于貓頭鷹的一些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