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打開水龍頭就有甘甜的自來水,可這在以前的十渡,每天清晨去老井邊用轆轤打水,再挑回家,就是每天的生活。
用扁擔挑水看似簡單,但能做到滴水不灑卻很難。
一根扁擔大約有2米長,中間寬兩頭窄,兩頭由鐵鏈連接,掛鉤垂下,掛好裝滿水的水桶后,走起路來會前后左右的搖擺。
隨著水桶的搖擺,里面的水也會溢出來,所以不會挑的人在其走過的路上會留下一路的水跡,更嚴重的情況是,不僅弄濕了自己的褲腿兒,到家一家,桶里的水也還只有一半了O(∩_∩)O~
挑水時要注意的要領是:腳步和扁擔的顫抖要配合,最佳的是當扁擔兩頭往上抖的時候邁步,而往下落的時候腳步落地,這樣人的步幅就和扁擔顫抖的頻律基本一致,水就不往外灑了。
也只有這樣才可以不讓桶里的水往外灑且步伐快而穩,這可是在多次弄濕褲腿并且水桶里的水挑到家后撒一半總結出的規律和經驗哦O(∩_∩)O~
以前一個村只有一眼水井,全村人都要到那去挑水,所以也會出現排隊等的情況哦,于是勤勞的人在天剛蒙蒙亮就早早去挑水了。
老水井是個有趣的地方,但禁止小孩靠近井臺的,萬一掉進去可就沒命了。
當許多人一起打水造成排隊的時候,就有村里的良好青年站出來,技術嫻熟,有把子力氣,專門負責搖井繩打水;另有專門搖轆轤的人,再有人負責把打上來的水倒進其他人的水桶里。
看起來雖然略顯凌亂,但卻是有條不紊的來進行的,嗯明顯的提高了打水的速度,也洋溢著濃濃的鄉情O(∩_∩)O~
RELATED READING